崇福寺

山西朔州市崇福寺
崇福寺,古名林衙院,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1]该寺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监造。在辽代,曾被改建为林太师府衙,后又回归为寺庙,得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经过扩建和大规模修缮,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更为其题额“崇福禅寺”,这一名字至今被保留。[2]
崇福寺是一座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坐北朝南,外观古朴而庄严。寺前雄狮雕像端坐,寺内的殿阁五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总面积23400平方米。其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呈南北纵向布局,是一座典型的殿阁群居的寺庙。[3]弥陀殿是崇福寺内的主殿,建于二米多高的台基上,总高约21米,规模宏伟壮观。其七间的面宽,四间八[chuán]的进深以及独特的单檐歇山式建筑形式彰显其金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正面檐下的“弥陀殿”竖匾具有800多年历史,展现了金代书法的高超技艺。梁架结构方面,弥陀殿采用了减柱与移柱的创新做法,增大了佛坛位置与礼佛部位的空间,呈现出古代建筑匠师的建造智慧。殿内精致的[líng]窗镂刻透心图案,展示了高水平的装饰工艺。佛坛上的彩塑艺术品,包括“西方三圣主像及其胁侍菩萨、护法金刚等,展示了金代塑像的珍品之美。墙壁上的绚丽壁画描绘佛和菩萨讲经说法的场面,色彩绚丽,与建筑和佛像相辉映,共同营造金碧辉煌的氛围。[4]
1965年5月24日,崇福寺被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5]1988年1月13日,崇福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020年12月16日,位居2020中国智慧景区TOP100排行榜单中第84位。[7]

历史沿革

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是唐代名将尉迟敬德奉敕而筑。当时兴修了金刚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规模初具。辽代曾改做林太师府署,名曰林衙院、林衙署。但相传院内有灵光屡现,居者惶恐不安,便又改衙署为僧舍,取名林衙寺。金熙宗崇信佛法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大将军翟昭度奉敕在大雄宝殿后建起弥陀殿,其后不久又建观音殿寺院终成现存规模。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赐额崇福禅寺。此后,元、明、清各代都曾有过重建、扩建和修[]。明成化年间重修殿宇后,改大雄宝殿为三宝殿、藏经楼为千佛阁。现存弥陀殿、观音殿金代遗构,距今已有850多年,三宝殿、千佛阁、东西配殿、金刚殿、钟鼓楼均为明代所建,山门则是新近恢复的仿明代建筑。朔州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城区东街北侧,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占地23400平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适当、主次分明,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