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陀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阿难陀(?~公元前463),别名阿难,梵名Ananda,本义为牧牛,汉译庆喜、欢喜,又云“无染”,因佛成道日诞生而得名,又因聪明而多闻被称作“多闻第一”。他是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刹帝利种姓。他是提婆达多的亲弟弟,白饭王次子,佛陀乔达摩·悉达多[a]的堂弟,与摩诃迦叶同为佛陀乔达摩·悉达多十大弟子。[3]
阿难陀出生于佛陀成道之日,在佛陀证道后回到迦毗罗卫城释迦族人宣讲佛法期间,阿难陀出家加入了释迦僧团,并成为佛陀常随弟子。[3]佛陀五十三岁时,阿难陀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陀的侍者,从此侍奉佛陀二十五年,跟着佛陀到各地传道。唐窥基《妙法莲花经玄赞》中记述,阿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种法,知佛具一切智,证得阿罗汉果位。在摩诃迦叶逝世后,继承摩诃迦叶率领徒众弘扬佛法。公元436年,阿难陀在恒河上空进入涅[pán][3]
巴利经藏记载,佛陀从多闻、记性好、态度与理解能力强、坚定与侍奉五个方面将阿难陀列为首位。[2]在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中,阿难陀诵出“法”,以会通的方式将佛教经典系统地确定下来,成为佛教思想发展的根本源泉,同时他也参与了《阿含经》的结集。他在传教的过程中,帮助许多女性成为比丘尼,这开创了女性出家的先河。阿难陀成为了千百年来佛门学子的典范。[3]

人物生平

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