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庥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zuò][xiū](1927年8月24日[2]—),出生于上海,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3]中国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4]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3]中国两弹研制参与者之一,[5]中国科协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
1951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理论教育处担任干事;1956年进入中国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8年前往苏联莫斯科核子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1960年回国参与氢弹的轻核理论组,担任共产党总支部委员,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第九研究所(简称二机部九所、中物院前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6]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a][3]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学、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1]较早开展并推动中国科学方法论研究事业;[10]首次提出Chew-Mandelstam推导的方程有严重错误,对层子模型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建立了一个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新体系。在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粒子物理研究中有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后期转向宇宙论、暗物质问题的研究。[11]20世纪90年代末,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艺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若干理论问题以及当代经济建设应关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发表文章。著有《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1997年)、《从元气说到粒子物理》(1999年)等专著。[12]

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