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中国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著长篇小说
《红岩》是中国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根据自己在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国统区监狱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的真实经历与见闻创作的一部长篇革命历史小说,于1961年12月问世,发行至今已经过多次重印,发行达千万册以上。同时,《红岩》还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朝、越等多种文字发行海外,2019年,《红岩》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对文化尤其是文艺首要功能的要求就是确保革命的合法性,并重申战争年代所确立的价值观,作为重整崩坏的社会秩序、重建民族自信心的精神支柱。因此,党中央以重庆集中营事件为内容,选择罗广斌杨益言等重庆集中营屠杀事件的亲历者为作者进行创作,化悲痛为力量、化灾难为精神。[4][5]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48年解放前夕的重庆,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节节败退,胜利就在眼前。许云峰、江姐刘思扬等共产党员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被捕入狱,受尽酷刑。但他们没有屈服,团结狱中的同志,积极开展斗争。在艰苦的环境下,一边制定缜密的逃跑计划,一边在狱中开展《挺进报》等工作。最终,在大屠杀开始之前,他们进行了越狱活动,一部分人牺牲了,倒在黎明的前夜,但更多人逃出来了,迎接胜利的曙光。[6][7]
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已经在阶级斗争中做到了完全的忘我。从恐惧、空虚到平静,烈士对待大屠杀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躯体的死亡化作对黎明的追求,死亡变成了一种胜利的寓意。从现实主义的描写出发,洋溢着乐观主义的基调。小说不再过多地渲染酷刑、屠杀等惨不忍睹的场面,而是展现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光明始终压迫黑暗势力的激烈斗争。[8]
同时,革命英雄们面对敌人的残忍酷刑坚韧不屈、面对挫折积极反抗,这种革命力量与豪迈气概给狱中狱外的革命党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精神鼓舞化作心中的理想信念,为革命增添了一份浪漫主义色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