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性失业

经济学中的一种失业现象
摩擦性失业(英语: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人们放弃原来的职业再寻找新的工作时,可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而出现的失业现象。[2][3][1]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曾提到摩擦性失业,并认为这是由于劳动力流动或者由于市场供应不完善,而造成的一种失业。[2]
摩擦性失业具有涉及行业广、波及人员多、失业期限短的特点[4],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这是一种正常的失业现象[5],尤其是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群体容易遇到该现象,加强就业指导是解决该现象的有效办法。[1]

基本概念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关于社会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其中,凯恩斯认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流动或者由于市场供应不完善,而造成的一种失业。[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在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寻找新的适合自己岗位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时期的失业现象。这种失业现象与经济运行状况无关,也不能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得以消除,属于自然失业。由于经济在不断变化,摩擦性失业也就不可避免。不过,摩擦性失业都是短期的,只是劳动者在转换不同的工作岗位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6]
摩擦性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