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文学

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
耽美文学是20世纪初日本兴起的文学流派,受欧洲的唯美主义文学风潮影响,事实上就是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别名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耽美主义文学、耽美派文学或新浪漫派文学。[3][2]在日语中,耽美(たんび[1],tanbi[2])即唯美、沉溺于美之意,该词义产生于日本的汉字。[4]
20世纪初,日本文坛因社会氛围的黑暗及自然主义文学的主导而十分压抑,这时西方唯美主义文学传入日本,北原白秋高村光太郎等诗人和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小说作家都加入了唯美主义创作,接连创办了《[mǎo]星》《三田文学》《新思潮》等杂志,掀起了日本唯美主义风潮,扬弃了自然主义。随着这一创作新风的传播,“耽美”一词作为“唯美主义”的指代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成为一种个性鲜明的文学流派,即耽美文学。这一时期,以牧羊神会为代表,众多杂志为羽翼,耽美派文学大为繁荣。[5][4][3]耽美文学从出现伊始就与白桦派进行激烈角逐,1916年,强调自我积极性的白桦派文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甚至具备了对耽美派文学取而代之的能力,使耽美派文学的发展步入了尾声,但耽美文学的精神余韵却长期存在。[4]20世纪中期,森茉莉的小说《恋人们的森林》《枯叶的寝床》,拉开了女性描写男同性恋情的序幕。[2]20世纪70年代,日本少女漫画的改革使“耽美”一词被滥用,耽美文学的词义和内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蜕变为专门描写男同性恋情的代名词;20世纪80年代起,蜕变后的当代耽美文学的创作风格在日本的动漫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快速发展和流行,从20世纪90年代起影响到中国,至今,当代耽美文学仍有广泛受众。[6][2]
耽美文学反对自然主义,主张艺术至上,追求人的感官能感知到的、不涉及伦理道德等任何其他因素的美丽,常充满异域风情或对女性美的崇拜,并且具有共同颓废主义的人生观。[4]耽美文学极大地动摇了当时自然主义文学日本文坛的主导地位,虽然存续时间较短,但其审美理念和创作手法深深影响着日本的文学创作,永井荷风的《舞女》《梅雨前后》、谷崎润一郎的《刺青》《春琴抄》等经典作品成为新感觉派、无赖派等众多文学流派的创作基础。[3][5]

定义和名称

日语中,耽美是唯美的意思,其词义也可依据日本汉字,理解为沉溺于美[6]。这一名词作为文学流派,最早是在20世纪初期日本文学界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形成的日本本土的唯美主义文学流派,该流派以耽美来命名,英文名为Tanbi[7]。但在中文语境中,这种流派一般以“唯美主义”来称呼。[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