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

小说家落华生
许地山(1893年2月14日-1941年8月4日[1]),中国作家、文学家、教育家,名赞[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4][5][6][7]。1893年生于台湾台南[2],祖籍广东揭阳[4],是台湾爱国名士许南英第四子[5][7],是中国第一位牛津大学毕业的研究生[3]
1917年,许地山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之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求学,研究哲学、梵文人类学。1922年开始发表小说,1925年出版小说集《缀网劳蛛》和《商人妇》。1935年担任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同年出版小说集《春桃》。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加文化宣传活动,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香港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著有《危巢坠简》《落花生》等作品[1],1940年出版长篇小说《铁鱼底腮》[1][8],另有散文集《空山灵雨》 等。翻译有《孟加拉民间故事》《吉檀迎利》 等作品,出版有《印度文学》《大藏经》(上)等学术著作。[1][4][3]
许地山作为中国“五四”新文学先驱之一、中国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著名的爱国学者[5][6],以“落华生”为笔名创作了大量抗日文学作品,借助民间信仰,发展民间群众文学[9],其作品《落花生》从民国起就一直入选海峡两岸中小学的教材[5][6]。他是中国独立全译《圣经》单卷诗歌书卷第一人,近代译介印度民间故事第一人,在翻译的构建中始终秉持着世界文学观,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贡献,进而反作用于世界文学。[10]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