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乾归

西秦武元王
乞伏乾归(?—412年),十六国时期第二任西秦国君。公元388年到公元412年在位。陇西鲜卑人[1]
西秦建义元年(公元385年),乞伏乾归在乞伏国仁建国时被封上将军[2]
西秦太初元年(公元388年)乞伏国仁逝世,因其子乞伏公府较小,群臣推戴乞伏乾归继承王位,号大都督、大将军、河南王,改年号太初。即位后,乞伏乾归大赦天下,迁都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第二年,前秦高帝苻登任命他为大将军、大单于、金城王。太初六年(公元394年),苻登任命加封乞伏乾归为大将军、假黄[yuè]都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左丞相、秦梁益凉沙五州牧,加九锡之礼[a],封梁王。[1]
乞伏乾归起兵向东南扩张,占尽陇西巴西之地(今甘肃东部、四川北部)、阻止当时实力强大的后凉的侵略。[2]
西秦太初十三年(公元400年),乞伏乾归防守失败,投奔南凉,后辗转投靠后秦,被任命为持节、都督河南诸军事,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重新镇守苑川(今甘肃省榆中大营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