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金虎尾目大戟科植物
巴豆(学名Croton tiglium L.)是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别名猛子仁、双眼龙、巴菽、老阳子、刚子、巴霜刚子、巴仁等。[1][2]全世界巴豆属植物约有800种,包括乔木、灌木和稀亚灌木,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1种,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区。[1][3]
巴豆通常高3-6米,灌木或小乔木;幼枝被稀疏的星形柔毛;叶纸质,卵形,[4]先端短尖或尾尖,稀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稀微心形,具细齿,或近全缘,老叶无毛或近无毛,基部两侧叶脉有腺体。总状花序顶生,苞片钻状,雄花花蕾近球形,疏生星状毛或近无毛,雌花萼片近无毛。蒴果椭圆状,长约2厘米,疏被星状毛或近无毛。种子椭圆状,花期4-6月。[2]
巴豆喜温喜湿,不耐寒,适应性强。现有野生,常见栽培,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如海南福建四川广东云南等地,其中四川产量最多,品质较优。[3]
巴豆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生品仅外用蚀疮,制霜后入丸散内服,有峻下积滞,利水消肿,豁痰利咽之效。[3]

外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