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
[]英语:Argon)为非金属元素[3]原子序数为18,[4]元素符号为Ar,[5]原子最外层电子构型为3s²3p⁶,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钾40的衰变产物[6][7],常以单质状态(氩气)存在。氩气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惰性气体,在空气中约占1.28%(质量分数),[8]不易燃,也不能助燃,可溶于有机液体,微溶于水,溶解度氮气的两倍多,与氧气相近,并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除可与水、对苯二酚苯酚反应生成弱键包合物外,几乎不与其它任何物质发生反应。[7]氩气比空气重,含量过高时可能因空气置换而引起人体窒息。此外,氩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食品行业、金属加工和焊接、半导体、照明、铝的制备和炼钢,以及岩石固化测定等领域。[1][6]

发现历史

1785年,英国化学家凯文迪西(H.Cavendish)在他的经典著作中论述关于空气的组分时指出,科学研究发现当将空气样品经过量的氧气反复火花放电后,会产生少量气体残余物,并且该气体残余物不能用化学方法去除,经过严格精确的实验测量后,他得出“这种气体残余物的体积不超过整个气体的1/120”的结论,但遗憾的是,他未进一步鉴定该气体残余物的组成成分。[9]
1894年,当英国物理学家雷莱(L.Rayleigh)重复英国化学家H.Cavendish一百多年前做过的实验时,发现从空气中分馏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72 g,而英国物理学家雷姆赛(W.Ramsay)用化学方法分解氮的化合物(如硝酸铵)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05g,这两个数据在第三位小数上存在些许差别,并且经过反复实验证实这第三位小数上的差别并不是实验误差所导致的。后来,雷莱和雷姆赛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空气中除了含有氮气和氧气外,还存在1%的其他气体,这种气体略重于氮气,并且几乎不与其它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放电管中却能产生特殊的辉光和有特征的波长。最后,雷姆赛通过光谱实验发现并证实该气体中存在一种新元素,并将其命名为氩,[10][11]而氩名称正是来源于希腊文 argos(惰性的)。[12]氩的发现也被称为科学史上的“第三位小数的胜利”。[10]

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