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中国现代作家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小名荫生,字达夫,浙江省富阳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2][3][6]
郁达夫1896年生于富春江畔一户破落书香门第。1913年郁达夫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就读。[5][7][8][9]1921年,郁达夫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轰动中国文坛。[1][10]1922年,郁达夫离日回国,赴安庆法政专门学校执教半年,此后辞去教职返沪主持创造社;1923年他又离沪赴京,前往北大教授统计学,此后他又先后在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广东大学英文系任职。[1][7][4]1936年2月,郁达夫出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在福州期间召文化界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6][11]1938年底,郁达夫受新加坡星洲日报》邀请,走南洋做抗日宣传。1942年年初,郁达夫被选为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成为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同年2月,新加坡沦陷后,郁达夫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中西部小镇巴爷公务。[1][12]此后郁达夫化名赵廉,为日本宪兵当翻译期间暗中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郁达夫的身份被日本宪兵发现,因为怕他以后揭露日军罪行,在撤离印尼前夕秘密将他杀害。[12][13]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2014年,郁达夫的名字被列入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14][15]郁达夫在艺术上敢于创新,早在创作社时期他就主张艺术独立,他的小说多以“自叙传”形式,通过塑造“零余者”形象,反映“时代病”,形成了一种独特忧郁的“病态美”和浪漫抒情的“颓废感伤”情调。郁达夫的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怀鲁迅》等。[3][16][17]郁达夫这一生留下近五百万字的文学遗产,影响了从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深远发展。郁达夫小说创作的独特手法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18][2][1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