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康宜

中国当代文学家
孙康宜(1944年2月21日生于北京),祖籍天津美国华人古典文学家。她的研究领域跨越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女性文学、比较诗学、文学批评、性别研究、释经学、文化美学等多个领域。孙康宜曾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外文系和台湾大学美国文学专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图书馆学、英国文学、东亚研究等硕士学位,197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她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现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和东亚研究所主任。孙康宜是耶鲁大学首位马尔科姆·G·钱斯教授。

正文

拿到《把苦难收入行囊》这本书,我一下子感到时光迅疾地消失于语言的链结中。2002年的7月,我在耶鲁访问的时候,孙康宜教授和我说起过,她正在写一本书,有关自己的早年生活,全家在台湾白色恐怖中的遭遇。
如今她的作品出版了,站在今天的高度,她会以怎样的心态回首自己的往日,她往日的记忆对她人生的展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此书给了我们一个契机,站在语言的岸边,眺望她丰富的人生。
蓝黑两色相间的封面,给我的感觉是夜与昼交替的瞬间。黑色包围着一行行蓝色的语词:“往日的苦难好像旅途中一直携带着的行囊一般,那是我不愿也不能忘却的东西……我以为从前幼时所遭遇的患难是我生命中的缺陷,但现在发现那才是我心灵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