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草原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镇[2]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1]1999年5月1日,那拉提景区开发运营,规划总面积1848平方千米。[3][4]
那拉提草原属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1]年降雨量约880毫米,[5]那拉提草原夏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在-8℃左右。[6]那拉提草原三面环山,以巩乃斯河上游及楚鲁特北坡的山地构成一个呈东西窄带状的高山草原,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平均海拔1800米,景区内有盘羊金雕大天鹅马鹿雪豹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7][8][9]那拉提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北边境的咽喉要塞。[10]现在那拉提草原景区拥有天云台天界台、游牧人家、蛟龙出海著名景点,还有丰富的赛马、叼羊等当地民俗风情。[1]
2010年12月,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2020年12月15日,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1][12]2017年,景区全年接待游客总量75万人次。2018年,景区全年接待游客总量90万人次。2019年,那拉提景区接待游客首次破百万人。自1999年到2023年,景区的旅游道路由过去的2条20千米拓展到6条132千米;景观景点由过去的5处增加到27处旅游产品也由最初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成集观光、度假、商务、科考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4]

名称由来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支蒙古大军经托克逊巴音布鲁克草原赶往伊犁河谷集结,穿行于天山南麓,时当仲夏,山中仍风雪弥漫,寒气瑟瑟,处在饥饿和寒冷中的蒙古官兵个个疲惫不堪。不料翻过一道达坂(蒙古语:山岭),忽见云开日出,艳阳高照,展现在眼前竟是繁花怒放、流水潺潺的一马平川,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将士们顿觉心旷神怡,不禁齐呼:“纳喇特,纳喇特.....”,蒙语译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后音译为“那拉提”,一个形象的地名由此诞生,留传至今。[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