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高原湖泊
滇池(Dianchi Lake)[1],别名昆明池昆明湖[2],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10]。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云南省最大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11]。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郊[10],湖面海拔1886米[4],南北最长处36.5千 米,东西最宽处12.8千米,湖岸线长199.5千米[8],平均深度5米,最深深度8米,蓄水量约13亿立方米[4],总面积达309.5平方千米[7],流域总面积达2920平方千米[4]。由于处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内 , 常年盛行西南风[12]
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13],发育在昆明盆地的西侧[14]。由草海外海两部分组成,整体呈南北向分布,湖体形状呈弓形[13][15]。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物种多样性丰富,代表了滇中高原生物多样性组成的基本特征[16]
滇池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首批成立的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17]。南滇池湿地公园不仅是昆明最大的河口湿地,还于2019年成为国家湿地公园[18]。此外,滇池还是昆明城市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净化区域环境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资源、开展水产养殖、发展航运,属国家三大重点保护湖泊之一[11]。针对滇池出现的污染和破坏问题,政府开展了滇池的治理和研究工作,对滇池采取了系统综合治理模式[19] [20]。2023年,全湖水质已连续5年保持Ⅳ类,实现了30年来的最好水质[21][22]

命名

滇池古称滇池泽、滇南泽,又名昆明湖昆明池、滇海等。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滇池,是由两个湖组成。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滇国时代,滇池分大泽和滇池泽两个湖泊,“大泽在西,滇池泽在西北”,两泽之水约在魏晋时期才渐渐合为一水,并保留了滇池之名[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