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

莎草科莎草属植物
香附子(拉丁学名:Cyperus rotundus L.),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Cyperus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香附、香头草、梭草、地贡子、梭梭草、金门莎草等。[1][2]原产于印度[2]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产于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1]香附子喜潮湿肥沃的土壤和温暖的气候,对盐碱、低温和阴暗较敏感,对极端条件如干旱、高温和洪水有一定的耐受能力。[2]
香附子是一种多年生莎草类植物,整株直立、无毛,[2]秆稍显纤细柔弱,可长至15~95厘米高。[1]其匍匐根状茎长,具椭圆形块茎,色泽黄色、褐色,坚硬芬芳。叶片数量较多,[1]颜色深绿有光泽,基部有紫红色短鞘。[2]长侧枝聚伞花序[2]小花数从8~28。花果期5~11月。[1]
香附子繁殖速度快、地下块茎系统复杂且庞大,以上特点使其对农作物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其快速生长发育的季节时,香附子能够强而有力地与作物抢夺养分,[2]是目前对大田作物与经济作物危害巨大的重要杂草,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在各类杂草中对农田的危害治理难度最高。[4]
香附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干燥根茎被称为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疝气疼痛等症。[5]

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