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铜

无机化合物
氯化铜(英文名称:Cupric chloride),别名二氯化铜,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Cl2摩尔质量为134.45g/mol,密度为3.39g/cm3[1]氯化铜为棕黄色结晶粉末,具有吸湿性,溶于水、甲醇乙醇等。[2]其二水合物为绿色斜方或棱形晶体,属单斜晶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也易风化。[3][4]氯化铜溶于水呈酸性,易与碱发生反应,能与金属进行置换,与有机物络合。[5][6][7]制备氯化铜的方法有盐酸法和氯化法,也可以从托氯铜石(化学式为CuCl2)和水氯铜矿(CuCl2·2H2O)等矿物中提取。[8][9][10][11]
氯化铜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粉尘刺激眼睛,并引起角膜溃病。[12]氯化铜在工业领域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用作电镀槽增加铜离子添加剂;石油工业脱溴、脱硫和纯化剂;金属冶炼;木材防腐;杀虫剂等。在生活领域可以用于净水消毒和作为食品色素。还可以用于影视技术[13][14][15][16]

相关历史

《唐本草》叙述了氯化铜的制法:“以光明盐、[náo]砂、赤铜屑酿之为块,绿色。”光明盐就是食盐,用氯化钠氯化铵和铜屑反应,可生成不纯的氯化铜。李时珍还谈到铜绿的制法:“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取收,晒干,货之。”[17]
19世纪60年代,开发了用氯化铜为催化剂使氯化氢进行氧化以制取氯气迪肯过程。[18]1959年,人们又发明了乙烯直接氧化法(又称瓦克法),该法以氯化钯一氯化铜盐酸一水组成的溶液为催化剂,使乙烯直接氧化为乙醛[19]1978年,日本使用超高分辨力的电子显微镜成功地拍摄了氯化铜——钛花青染料分子结构中的原子照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