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流圈

1926年古登堡提出的地质学专业术语
软流圈是指地球浅部岩石圈以下至地球深部660公里不连续面以上,刚性较弱且能够发生长期缓慢变形的地幔部分,是讨论壳幔相互作用等一系列地质过程的重要参考体系;它位于岩石层之下的地幔物质壳层,黏度较小,可以沿水平方向流动。[1][2]
软流圈概念的提出与岩石层板块构造说有密切的关系。软流圈位于岩石层之下,它的黏度比岩石层小,具有可流动性,岩石层板块可以在其上作相对运动。软流圈的位置最早被认为与地幔中地震波低速层有关,但实际上力学意义的软流圈和地震波低速层的含义和位置并不一定一致。一般认为软流圈顶面的位置各地不一,它相应于岩石层的底部深度。而岩石层底部深度至今没有明确的认识。[2]

概述

软流圈是指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Lithosohere)之下。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
软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