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中国传统节日
腊八节为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等。[1]
在中国古代,“腊”本是种祭礼,在商代,每年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2]秦汉时期,腊月八日被定为腊祭之日,直到南北朝时,“腊八节”才逐步被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节日,佛教传入后,与传说中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合二为一,腊八节借此扩大了其在官方和民间社会的影响,得以最终形成。[3]
腊八节主要节俗包括吃腊八粥腊八蒜、祭祀神灵祖先等习俗。[3]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便有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4]
腊八节源于古代的腊祭习俗,是“春祈秋报”这一人类崇拜和祭祀自然活动在后世的遗存,佛教加入以后,其所提倡的仁爱精神也被吸纳到腊八节之中。腊八节不仅包含了古代先民对来年农业丰收的殷切期盼和对祖先、神灵的感恩与敬畏,还表达了社会民众对家庭美满的渴望,对多子多福的追求,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协调等。[3]

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