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

豆科刺桐属植物
刺桐(拉丁学名:Erythrina variegata),别名海桐[1]。原产印度大洋洲海岸林,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越南。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2]。适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不耐阴、不耐寒,是典型的南方树种[3]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米,花期2~4月,果期8~9月。树皮灰褐色,枝有明显叶痕及短圆锥形的黑色直刺,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片厚纸质,菱状扁圆形;总状花序顶生,上有密集、成对着生的花;总花梗木质,粗壮;花冠红色,蝶形,旗瓣椭圆形,微摺而略弯,呈象牙状,花萼佛焰苞状,偏斜,分裂到基部,不为2唇形,龙骨瓣2片分离,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荚果圆柱形,念珠状,微弯曲,种子间微缢缩,无毛;种子肾形,暗红色[2][4]
刺桐花开满枝,红艳如火,常用作室内外盆景观赏。其树皮或根皮入药称海桐皮,味苦、辛、平,具有祛风去湿、通经活络功效,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此外,在工业中,刺桐可萃取天然色素作染色剂,用其树皮纤维可制绳,又因其木材色白,坚韧、无节、质地轻软、有弹性,一般可用于制造木履、玩具、乐器等产品。[2][5]

研究历史

刺桐树似桐枝,枝与叶柄上有皮刺,故而得名。又因其花形似象牙,色红,所以有别名象牙红。因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太平洋诸岛的珊瑚礁海岸,英文名叫做Coral tree(珊瑚树)。其属名(Erythrina)来源于希腊文“erythros”(红色的),指花冠鲜红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