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

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野菊(学名Chrysanthemum indicum Linnaeus),又名山菊花、黄菊仔、菊花脑疟疾草,是菊科Asteraceae菊属(Chrysanthemum)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印度日本朝鲜韩国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多分布在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滨海盐渍地、田边及路旁[2][3]
野菊高0.25~1米,茎直立或铺散。中部茎叶呈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基部呈截形或稍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头状花序大多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总苞片约5层,内层呈长椭圆形,中层呈卵形,外层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花朵呈黄色。瘦果长1.5~1.8毫米[2]。种子细小,呈灰褐色[4]
中医学认为,野菊的头状花序——野菊花味苦、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等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头晕目眩、疔疮湿疹等疾病[5]。同时,野菊也是园林景观应用中地被材料的良选[6]。此外,野菊在在食品、日化用品、以及病虫防治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7][8]

研究历史

野菊在中国的研究历史主要是围绕其干燥的头状花序——野菊花展开[5],中国最早期的古籍中没有野菊花的品名记载,与野菊花品名最相近的应该是三千多年前记载的《礼记·月令》《埠雅》,称为“[]”或“菊”;直到元代才有野菊花品名的完整记载[9][10]。中国现存最早的关于野菊花药用效用的应为《神农本草经》;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提及带有苦味的为野菊花,而入药的应为甘菊花;宋代景焕的《牧竖闲谈》中也曾提及,野菊花泄人真气;到了唐代和元代,更加明确了野菊花与甘菊花的功效不同,野菊花止泻、治疗[luǒ][];明清时期,野菊花的应用更加广泛,主要用于治疗[dīng]毒和[yōng]肿;近代扩大了野菊花的临床应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