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肠菜

石竹科、繁缕属植物
鹅肠菜(拉丁学名:Stellaria aquatica (L.) Scop.),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繁缕属植物,[2]别名鹅肠草、鹅儿肠、牛繁缕等[1]。鹅肠菜性耐阴湿[3],通常生长在海拔350~2700米的河流两旁冲积沙地的低湿处、灌丛林缘和水沟旁,广布于北半球温带亚热带以及北非[1]。原产于欧洲,2013年被《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列为一般入侵类植物[4],分布在中国南北各省区[1]
鹅肠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80厘米,茎呈外倾或上升趋势,上部被腺毛;叶对生,呈卵形,长度在2.5~5.5厘米,先端尖,基部为近圆或者稍心形,边缘呈现波状。花色为白,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边缘具腺毛;萼片5,卵状披针形;花瓣5,雄蕊10枚,子房1室,花柱5,呈线形。蒴果为卵圆形,比宿萼稍长;种子为扁肾圆形,表面具小疣。花期5~6月,果期6~8月。[1]
鹅肠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味甘、酸,性平。归肝、胃经。可清热解毒、散淤消肿。主治肺热喘疾、痢疾痈疽痔疮、牙痛、月经不调小儿疳积等病症。[5]此外,鹅肠菜还具有丰富的钙、镁等矿质元素及多种氨基酸,曾作“救饥”野菜,食用价值较高。[6][7]

研究历史

鹅肠菜以状似鹅肠得名[8],早期曾被归到石竹科繁缕属,但因其花柱数目为5、[shuò]5瓣裂、裂瓣顶端再二齿裂与繁缕属植物不同,故此被单列成1属[9],即石竹科下鹅肠菜属Myosoton),为模式种[10]。但诸多学者从繁缕属的核rDNA中的ITS序列分析鉴定、种皮微形态特征观察研究,繁缕属和鹅肠菜属的数量分类学研究、花维管束系统的比较解剖观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对比研究,对鹅肠菜应该重新归为繁缕属提供了数据支持。[11][9][12][13]中国生物物种名录(CPS)2022版中,记录鹅肠菜重新归为繁缕属,且学名更正为Stellaria aquatica (L.) Sco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