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

一本苗族的“百科全书”
苗族古歌是一种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重庆和湖北等地的歌曲艺术,又称“古史话”“古歌”“古老话”“苗族史诗”。[1][2][3]
苗族古歌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时代,苗族先民将自己历史藏于古歌当中,通过口耳相传。[4]苗族人民基于哲学思考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创造《苗族古歌》,并从先民三苗、灌[dōu]、南蛮、武陵蛮,到宋朝把其视为“百科全书”进行流传。“文革”期间,记载本遭到损坏,但苗族人民以民间口传的形式,将其保存。《苗族史诗》把苗族古歌分为金银歌、古枫歌、蝴蝶歌、洪水滔天和溯河西迁五大部分。苗族古歌以五言为基本句式,以穿插有歌花的问答式对唱(盘歌)为主要演唱形式,叙述开天辟地、 铸日造月、人类万物产生、洪水滔天、民族迁徙等内容。[5][2][6][7]
2006年,“苗族古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苗族古歌在带给民众娱乐的同时,达到了教化社会,向听众传播了文化知识的作用。同时苗族古歌在加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现实意义。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化,“苗族古歌”正在逐渐消失,并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8][2][9][1]

定义

苗族古歌在西部方言区称为苗族老歌或苗族古歌,在东部方言区称为古言古语,中部方言区为老歌、根古歌。1957年出版的《民间文学资料集成·第四集·黔东南苗族古歌》中第一次出现了固定名词“苗族古歌”,伴随1979年田兵选编的《苗族古歌》出版,其称谓逐渐被大众认同,并将其泛指苗族三大方言区的古歌。[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