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鳗鲡

鳗鲡科鳗鲡属洄游性鱼类
日本鳗鲡(拉丁学名:Anguilla japonica),别名白鳝河鳗风鳗[1]鳗鲡科鳗鲡属鱼类。[4]其体长一般为30~40厘米,[5]最大可达150厘米,[6]一般体重1千克,最大可达5千克。[7]其前部呈圆筒状,后部侧扁;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具胸鳍;鳞埋于皮下,呈席纹状;眼埋于皮下;体无斑纹,背青褐色,腹面淡白色;[8]身上有粘液。[2]
日本鳗鲡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菲律宾之间的西太平洋水域,[2]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3]日本鳗鲡是一种典型的暖温性降海洄游性鱼类[9]在海洋产卵孵化,在淡水里生长,[10]雌鳗栖息于内陆水域和河口的石缝、土穴及泥中,而雄鳗则常在河口成长。[8]种群数量在全世界范围内虽偶尔会波动上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日本鳗鲡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濒危。(EN)。[11]
日本鳗鲡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蛋白质、鲜味氨基酸等含量较高,[3]肉质细嫩,是世界名贵食用鱼种,[12]也是世界性优质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13]其血、骨、内脏均可入药,血主治疮疹入眼生[];骨有杀虫、敛疮的功能;内脏煮出的浮油可制成鳗鲡鱼膏,有解毒消肿功效。[14]

形态特征

日本鳗鲡体延长,[8]体长一般为30~40厘米,[5]最大可达150厘米,[6]一般体重1千克,最大可达5千克。[7]在其成年个体中,体长小于40厘米的全为雄鳗,大于70厘米的全为雌鳗,40~70厘米之间雌雄均有,但雄鳗出现的概率会随体长增长而降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