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

中国诗人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祖籍上海,生于北京。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5]有“唯灵浪漫主义诗人”“童话诗人”之称。[6][2]
1963年,因父母工作需要经常出差,顾城多次转学。1969年,他跟随父母下放山东火道村,过着辛苦的劳作生活。[2][7]1974年,顾城随父母回到北京,从事各种工作。[2][7]1979年3月,他的诗作经《蒲公英》小报发表后在诗歌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文艺界和海外的广泛关注。同年7月,顾城于上海北京的火车上遇到谢烨,两人开始交往,并于次年结婚。婚后,顾城对诗产生新的感受和理解。1986年6月,顾城在新诗潮诗会上遇见李英[2][7]1988年1月初,顾城获工作签证移居新西兰,任职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同年7月,顾城一家移住激流岛。1990年6月,顾城辞去大学职务。同年7月,他帮助情人李英来到新西兰。1993年3月,顾城由于得知李英去新西兰并非为了其所表达的离世理想,而深感自己不洁和对不起谢烨。1993年10月8日,顾城用斧头将妻子谢烨杀死,然后在自家院中的树上自缢身亡,时年37岁。[2][6][4]
顾城是20世纪中国朦胧诗的重要代表,被人们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早期的诗歌风格如童话般自然、清新、澄澈;语言简洁、单纯;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中期的诗歌一种是带有社会色彩、有明确主题,融入当时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潮中,关注现实、探索时代问题。后期是在海外创作的诗歌,主题以梦或梦境有关的很多,受到超现实主义的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创作转向了晦涩阴沉的风格,极具“死亡色彩”。[8][9][10][11]顾城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顾城新诗自选集》等。其作品被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12][13][14]
顾城以其独特体验和心灵视角,写下许多深沉动人的诗句,震颤了一代人的心灵。[15][2]为当代诗歌提供了象征主义新质,使中国诗歌文学的创作从传统的创作模式当中脱离出来,促进了新时代诗歌与国际接轨。在引领当代诗歌的前提下,启迪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创造价值,开启了中国诗歌领域的新篇章。[16][17]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