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蛙

在中国有悠久的药用食用历史
东北林蛙(拉丁学名Rana dybowskii),又称雪蛤、[1]蛤士蟆等,是一种珍贵蛙种。[2][3]雄东北林蛙体长41~66毫米左右,雌东北林蛙体长50~78毫米左右,[1]体型较粗壮,头部宽度大于长度,前肢短,背面皮肤比较光滑,背部和体侧处有少量分散的圆疣,有些个体在肩部上方处有形状像“八”形的长疣。东北林蛙的繁殖一般要经历出河、配对、产卵和生殖后休眠四个阶段,往往于每年的4月初开始,5月初结束。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东部)、朝鲜日本对马岛),中国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区。[3]
东北林蛙于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并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5]东北林蛙在中国有悠久的药用食用历史,东北林蛙的油、肉均可入药。[3][6]其次,东北林蛙对维护生态平衡有很大帮助。[7]

命名分类

东北林蛙的拉丁学名Rana dybowskii)最初由甘瑟(Gunther)于1876年提出,采用了来自俄罗斯帝国的杜宾斯基(Dubinsky)收集的物种标本。1899年,学者曾Stone指出,在中国大兴安岭东部地带有东北林蛙的分布,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后来,学者史丹吉(Stejneger)、博林(Boring)等先后将东北林蛙归为欧洲林蛙(Rana temporaria)的亚种,且广泛被全世界的学者采用。在1950年以后,刘承钊胡淑琴等学者认为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与东北林蛙二者间存在差异,应划分为不同物种。到了20世纪末期,松井(Matsui)通过对东北林蛙的形态性状比较和数值分析,结合生态习性、遗传性状等进行研究进一步证明东北林蛙应当是一个有效物种。[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