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

禾本科刚竹属植物
毛竹(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ère) J. Houzeau),[1]俗名楠竹、猫儿竹、孟宗竹[2]禾木科刚竹属植物。[3]毛竹分布自中国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也被日本及欧美各国引种栽培。[1]毛竹占据了中国竹林总面积的七成以上,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地区最广和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竹种。[2]
毛竹一般高可超过20米,粗达18厘米。其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对生长的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山峦地适宜毛竹造林。[4]
毛竹是多年生常青乔木[5]其生长发育不同于一般树种,它由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秆、枝、叶。毛竹除了地下的竹根向下生长,地上的竹秆往上生长之外,还有地下的竹鞭地下茎)的横向生长。[6][3]
毛竹是竹类种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7]广泛的应用于建筑业造纸业、农业及其它方面。毛竹食用价值也很高,竹笋口感清脆、味道鲜美,可以有多种吃法,深受人们喜爱。[2][8][9]

历史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