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

唐朝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的和亲事件
文成公主进藏是指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同意吐蕃使者禄东赞的请婚请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事件。[1][2]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前往长安请求联姻,唐太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于次年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松赞干布领兵在柏海(今青海省玛多县)亲迎,回到逻些(今西藏拉萨市)后,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筑宫殿[a][1][2][3][4]此后,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往来,松赞干布亦多次致书唐太宗,称臣通好,并在军事上鼎力相助。[5]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高宗即位后,先后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cóng]王。[1][2]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五月,松赞干布去世,唐高宗派使臣持节前往吐蕃吊祭,此后文成公主继续致力于推动唐蕃友好关系发展,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月,文成公主逝世,吐蕃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唐朝也派使臣吊祭。[1][2]吐蕃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合葬于琼结县(今西藏自治区琼结县)的藏王墓中。[6]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联姻被视为唐蕃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5][7]文成公主主持修筑了大昭寺小昭寺,为佛教在吐蕃的传播作出了贡献。[5][7]唐代岭南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一诗中评价说:“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8]

事件背景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长安建立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通过选拔贤能之才,使得唐朝进入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治世时期,被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唐朝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民族和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周边国家与唐朝互通修好的欲望。与此同时,在西南的雪域高原上,吐蕃松赞干布的领导下,通过讨伐叛乱、平定部属、迁都拉萨、统一文字、完善政制和律令,兼并周边小国,势力逐渐增强,开始积极寻求与唐朝建立关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