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

西汉女作家
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出生日期有所争议),名不详,为汉成帝婕妤,世人遂以位号称其班婕妤。西汉时期的女辞赋家,汉雁门郡班况之女,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3][2]
班婕妤少时才学即显,工音律,具美貌。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乡选入宫,有贤德才能,又通达善变,初为后宫十四品中的十二品少使,很快入二品婕妤之位。[4]班婕妤居于后宫第三区增成舍宫,曾为皇帝生下一皇子,但数月即夭折,此后再也没有生育。后因赵飞燕宠盛而被冷落。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赵飞燕诬告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及主上”。班婕妤自讼无罪,乃自请至长信宫奉养太后。“婕妤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5]汉成帝在绥和二年三月,崩于未央宫。汉成帝崩逝后,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大概一年后班婕妤就病逝了,时年约四十余岁。死后,葬于汉成帝陵中。[1][2]
班婕妤善诗赋,有美德,[3]深知妇礼,常诵《诗》及《窈窕》《德象》《女师》之篇,每觐见上疏,依则古礼,其后辈班昭以她的人生经历与行为规范创作《女诫》。[6]班婕妤的作品大多亡佚,隋代经籍志》辑有《汉成帝班婕妤集》一卷,散佚,现仅存《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7]钟嵘诗品》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西晋博玄诗赞她:“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niǎn],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班婕妤的诗往往由现实中的一个小物象着手,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将其感情逐渐升华至最高点。[8]她志行高洁,文风典雅,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文学创作,影响着后人。[9]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