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鱼

𩷶鯰科𩷶鯰属鱼类
巴沙鱼(Pangasius bocourti)是𩷶鲶科𩷶鲶属的一种鱼类,[1]也称博氏鲶、卡巴沙等,其名称由来原为越南语“BaSa”“Cá ba sa”的音译。[3][4]其最长体长达120厘米,[6]外形粗壮呈纺锤状,[6][7]头背较长,体表光滑无鳞。头部较宽圆,吻端扁平,钝圆鼻,口鼻上有宽白色带,有须2对。[3][4][6]成鱼体侧和腹部均呈白色,[3]背部呈黑色或青灰色。[4]背鳍较高,胸鳍腹鳍各一对,臀鳍较大,尾鳍呈叉形。[8]
巴沙鱼原产于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泰国湄南河流域,[1][5]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东亚地区,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以及中国等,[1][4]巴沙鱼属热带淡水底栖鱼类,[9]栖息于内陆的溪流、瀑布及湖泊等中。[1][3]生活于湄公河流域中的巴沙鱼寿命一般为5年左右。[10]
截止2011年,野生巴沙鱼种群数量呈递减趋势。2011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1]巴沙鱼是湄公河流域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3]也是越南水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品种之一,[7]但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威胁,甚至出现生物累积引发粮食安全问题。[11]

形态特征

巴沙鱼最大长度有120厘米,[6]平均体重为1.3~1.8千克[2]外形粗壮呈纺锤状,[6][7]头背较长,[4]体表光滑无鳞。[4]体侧和腹部均呈白色,[3]背部呈黑色或青灰色。[4]幼鱼体侧具有黑白相向条纹,其余特征与成鱼类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