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英文名: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缩写GBA),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总人口约8630.11万人,2023年经济总量超14万亿元人民币。[1][2]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9][2]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由若干个相连的海湾、港湾、岛屿,以及邻近的城市共同组成。[4]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是复合型三角洲冲积平原,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与珠江三角洲诸河汇集形成。[3]大湾区水资源丰富,入境水量约为本地水资源量的5倍,西江为主要入境水源,入境水相对稳定且丰富。[3]大粤港澳大湾区供水主要依赖于地表水,地表水供水率超过98%。香港供水主要来自两个部分:本地集水以及东江供水, 其中东江供水占70%~80%,本地集水为从集水区收集的雨水占20%~30%。澳门淡水资源主要来自西江,约有96%的原水来自珠海。[20]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黎族、瑶族、畲族、苗族、回族和满族。[21][22]粤 港澳大湾区内语言现象复杂、语言资源丰富。该区域内部起码包含三种“官方语言”汉语、英语、葡语,还包含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这三大方言,各方言内部又包含许多地域变体。[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每千人拥有的医师数量为2.54人,每千人拥有的注册护士数量为3.47人。[23]2021年,首部《粤港澳大湾区宗教蓝皮书》正式出版,首次系统地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元宗教文化生态及丰富生存样貌。大湾区是较早接纳基督教、天主教的地区。[24]其中,天主教以澳门为基地,基督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