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茜草科栀子属植物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J.Ellis)是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常绿灌木。也被称为野栀子、黄栀子栀子花小叶栀子山栀子[1][2]。栀子在日本朝鲜印度尼泊尔等地有野生或栽培;在中国产于山东浙江福建、湖北和云南等地,河北陕西甘肃亦有栽培[3]。栀子喜温暖湿润,稍耐寒,其主要生长于海拔10-1500米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3][4]
栀子株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少为3枚轮生,叶柄长0.2-1厘米,托叶膜质;花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冠白色或乳黄色,花丝极短,花药线形。果卵形、近球形,黄色或橙红色;种子多数,近圆形而稍有棱角。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2]
栀子花大而美丽、芳香,常做花篱或盆景供观赏。花可提制芳香浸膏,用于多种花香型化妆品和香皂香精的调合剂。其干燥成熟果实是常用中药,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口舌生疮;叶、花、根亦可作药用。[2][4][5]

历史记载

栀子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又名木丹《汉书》曾记“汉有栀茜园”,《晋书》记载“晋有华林园种栀子,今诸宫有秋栀子”。汉司马相如所作《上林赋》中有“鲜支黄砾”之句,鲜支即为栀子。[3]唐朝时期刘禹锡作《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其中“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提到的越桃就是栀子,可见栀子被作为花卉栽培;北宋苏颂在《图经本草》中提到中国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栀子,且记述了形态特征;元代以后,对栀子的研究逐渐深入,其种植与利用有所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