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是在铜胎上用铜丝掐制的花纹内填充珐琅质的色釉后烧制的工艺品[2],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古称“大食窑”“鬼国嵌”,英文名为“Cloisonne”。[3][4]景泰蓝因流行于明朝景泰年间且蓝釉最出彩而得名,属于掐丝珐琅工艺品,是中国传统的特种金属工艺品。[5][2]景泰蓝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是中国传统宫廷色彩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掐丝珐琅工艺中重要的艺术财富之一。[6][7][8]
掐丝珐琅工艺产生于欧洲的塞浦洛斯岛。[6][9]12世纪前后,掐丝珐琅传入西亚国家。[10]大约在13世纪中叶,忽必烈东征西讨,横跨欧亚大陆,将当时西方许多发达的技术及其原料带来了中国,大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景泰蓝的制作技术可能是在此时传入中国的。[11][10]明朝宣德时期,治铜技术的提升为制作景泰蓝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景泰蓝得以发展,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6][2]这一时期的景泰蓝多以浅蓝釉为底色,色彩丰富,装饰纹样以勾莲为主,胎体厚重,品种多样。明朝景泰年间,景泰蓝的工艺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走向成熟。[10][2]这一时期的景泰蓝纹饰的手法注重金工的处理,色彩、纹饰和胎型也更多样了。[2][6]清朝康熙年间的景泰蓝大都沿袭明朝风格,工艺制作娴熟。[2][6]清朝中期,物富民丰,烧造技术和釉料配制逐渐成熟,景泰蓝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6][3]乾隆时期,景泰蓝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之最,出现了手摇压丝机和大量精美的仿古景泰蓝器物。[12]
乾隆末年,由于清廷财力枯竭,宫廷景泰蓝的制作几乎绝迹。鸦片战争爆发后,景泰蓝受到西方人的青睐,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盛名。[2][12]景泰蓝技艺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流向民间,成为“燕京八绝”之一,特别是清朝灭亡后,大量宫廷艺人走向民间,景泰蓝又获得了短暂的发展。[6]新中国成立之初,景泰蓝工艺险些失传,1951年,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林徽因梁思成一同成立了“景泰蓝工艺美术抢救小组”,进行抢救恢复景泰蓝的工作,在景泰蓝的器型、纹样、色彩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突破。之后,景泰蓝一改长期以来只作为陈设品应用的局面,加大了景泰蓝收藏品、大师作品的制作力度,提高了制作技艺水平。[6][13][8]
景泰蓝在技术方面具有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特点,其工艺博大精深,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成为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3]景泰蓝具有色彩鲜艳丰富、整体浑厚大气、装饰素材丰富的特点,并且作为古代的皇家御用器物具有权力与富贵的象征意义,是传统宫廷色彩文化的重要载体。[3][6]景泰蓝凝聚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代表了古代中国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登峰造极之作。并且,作为一种高端的消费品,景泰蓝产品在市场上价格较高,而且具有很好的升值潜力,成为了收藏家和投资者青睐的对象。这些价值使得景泰蓝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曾多次作为国礼赠与国际友人,能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当代文明,也体现出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共同进步。[14][15][8]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