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爱德华

英格兰王国国王
长者爱德华(古英语:Ēadweard se Ieldra,英语:Edward the Elder,870年-924年7月17日)是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格兰王国国王,于899年至924年间在位。他是阿尔弗雷德大帝和埃尔斯威斯的长子,继承父亲的王位。长者爱德华在位期间,击败了堂兄埃塞尔沃尔德的挑战,扩展了父亲的领土,并在多次击败丹麦人的入侵后收复了英格兰大多数的地区。他还使苏格兰威尔士称臣,成为全不列颠共主。910年,他结束了来自北方维京人的威胁。在910年代,他与妹妹埃塞尔弗莱德合作征服了维京人统治的英格兰南部。爱德华受到中世纪编年史家的钦佩,现代历史学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直到1990年代才被重新关注。他被视为摧毁英格兰南部维京人的力量的能人,同时为以南方为中心的英格兰联合王国奠定基础。他的长子埃塞尔斯坦继位,爱德华的两个最小的儿子后来亦成为国王爱德蒙一世和埃德雷德统治。

人物介绍

长者爱德华(古英语:Ēadweard se Ieldra,英语:Edward the Elder,870年-924年7月17日)是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格兰王国国王,899年至924年间在位。他继承父亲阿佛列大帝的功业而加以扩展,在多次击败丹麦人的入侵后收复英格兰大多数的地区,并得到苏格兰与威尔斯的称臣,成为全不列颠共主

人物经历

长者爱德华继位后不久,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兄长埃塞尔伯特的儿子埃塞尔瓦德不满长者爱德华的统治,[jiàn]越称王。然后带领自己的部下入据温伯恩,准备坚壁死守。然而,埃塞尔瓦德的愿望落空了,在被爱德华打败后,他逃往至诺曼底,后至诺森伯兰,在诺森伯兰,埃塞尔瓦德再次聚集起了自己的部队,并与跨海而来的丹麦海盗结盟。而曾被阿尔弗雷德大帝流放于东盎格利亚和墨西亚的丹麦人也起兵响应,附从叛乱。长者爱德华集结了军队迎击叛军,为镇服东盎格利亚的丹麦人,爱德华大肆劫掠了该地区。在爱德华班师途中,肯特人由于贪恋掳掠的财富,迟迟不肯随爱德华大军离去而留了下来。然而,留下来的肯特人大营遭到了丹麦人的袭击,虽然丹麦人此次袭击取得了胜利,但叛军的首领埃塞尔瓦德却在这场战役中丢失了性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