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光

参演《刘三姐》
张巨光(1929年—1968年8月24日),男,别名张哲伦、张浩然,回族,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原籍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火连寨村。他的父亲张德纯,字子文,是近现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和回族教育家。张巨光曾就读于长春东北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的文艺系音乐科。张巨光为艺刻苦,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在银幕上塑造了许多身份、性格、年龄各不相同的角色,个性鲜明,颇具光彩。他曾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同时也是中国影协会员、吉林影协会员和吉林剧协会员。生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影协会员、吉林影协会员、吉林剧协会员。[1]

人物经历

张巨光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且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上层人物之家,因此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先进入沈阳清真小学,学习文化知识和阿拉伯文,后又转入义光、新高国民小学读书。1942年,转入其父亲创办并兼任院长的私立沈阳回教文化学院(光复后改称东北中学,现沈阳市回民中学前身)学习。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在学校参加小喜剧“光复后的晚宴”演出。学校成立自治会,他曾当选为宣传部长,当时他还参加过中苏友好协会的一些工作。
1946年4月,张巨光进入辽东中学高中补习班学习,后升入辽东学院艺术科音乐系,1947年10月又转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学习声乐。他本想在这座艺术殿堂里继续深造下去,以实现自己的声乐之梦,但是每月60万法币的昂贵学费,已令他望而却步,最后只好忍痛辍学。
北平(今北京)期间,张巨光经父亲介绍,到伊斯兰教会和辽东学院北平流亡学生会,接触到进步人士和进步书籍,思想开始有所转变。后因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的学生三反运动,为躲避追捕,张巨光便与几名同学一起,奔赴东北,于1948年9月入长春东北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同年10月,正式进入该校文艺系音乐科学习声乐。1950年毕业后,留在师大文工团,并集体深入到吉林蛟河煤矿体验生活。这期间,张巨光通过与煤矿工人的接触,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了教育。实习结束后,他正式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春电影制片厂)当演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电影艺术工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