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李林塔尔

德国工程师、滑翔飞行家
Otto Lilienthal(1848-1896)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1]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2][3][4]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5][6][7]人称“滑翔机之父”。[8][9][10]

飞翔之梦

李林塔尔1848年5月23日出生在距波罗的海不远一个名叫安克拉姆的小镇,同所有伟大的发明家一样,儿童时代的李林塔尔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了疑问和遐想,特别是对那些时而掠水低徊、时而振翅冲天的海鸟更是心驰神往。李林塔尔执拗地认为:鸟能飞行,人也一定能飞起来。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李林塔尔和小李林塔尔仅一岁的弟弟古斯塔夫跑遍小镇寻觅羽毛,然后把它们粘在薄木板上,做成一副翅膀。天黑了,两个孩子偷偷从家里溜出来,跑到一个阅兵台上,一面拼命奔跑,一面使劲儿扑打捆在双臂上的“翅膀”,试图飞起来。但是,一次、两次……都失败了。李林塔尔并没有灰心,对着那些自由翱翔的飞鸟,李林塔尔在心里发誓:一定要飞起来!

百折不回

青年的李林塔尔从柏林技术学院毕业后,曾经营过一个机械厂,并自己设计制造了一台发动机。因为这时的他已明白,单靠人本身的体力是不能维持长距离飞行的,将来的飞行器必然要依赖于机械动力。然而,李林塔尔当时面临的难题并不是有无动力,而是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操纵。李林塔尔选择了进行滑翔实验飞行这条道路。为了设计出最理想的飞行器,李林塔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鸟的飞行原理的研究上。他耗费数年时光和古斯塔夫一起悉心观察,仔细研究各种鸟类的翅膀的结构和飞翔的方法,尤其是注意到翼面积与升力之间的关系。为此,他专门创造了一个公式,用来计算鸟类飞行、滞空以及滑翔时所付出体力的大小。在这期间,李林塔尔模仿鸟翼,制造了许多架滑翔机,七年中共制造了18种型号。李林塔尔操纵这些外形颇像蝙蝠的滑翔机,或从屋顶、或从山丘、或从土堤一次又一次地跳下来。虽然一败涂地,却百折不回,积累了丰富的操纵和滑翔方面的经验。1889年,李林塔尔41岁。这时,他潜心研究鸟类飞行和进行滑翔实验已20余年。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试验写成一本书《鸟类飞行——航空的基础》,独有见地的把飞行和空气动力学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