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

由道家提出并由儒家借用形成体系的哲学概念
内圣外王这一概念出自《庄子·天下篇》,是对儒家知识分子内在修养和外在事功的总称。[6]“内圣”即内心通达,是对个人人格理想和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外王”即对外做帝王,指的是个人在政治理想、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7]
“内圣外王”观念的源头在西周产生,中国古代的主体价值的真正觉醒从先秦诸子的“内圣外王”思想开始。[8]礼记·大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内圣外王”理论体系的完备建立,其中“内圣外王之道”被总结升华为“三纲领”和“八条目”,并为后世儒者所广泛认同。[9]汉唐时期,居于官方地位的儒学注重强调统治者的“圣王”地位和儒学的礼义教化作用,使儒学的“内圣”精神受到削弱,由此引发了注重心性修养的佛道思想的活跃。[10]宋代为儒学“内圣外王”思想概念化时期,[8]最终使“内圣外王”成为完全儒学意义的思想术语。[10]理学末流因为过分强调“内圣”而压制“外王”,引起了明末清初实学家的深刻反思及批判。[11]
近代以来,西学再次东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儒学不再是官方的主导思想,宋明理学受到冲击。[11]当代新儒家的出现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点燃了希望,典型代表是牟宗三在《道德的理根主文》一书中提出的"开三统”思想。蔡仁厚说,两千年来儒学由“内圣通外王”的理想,也正落在民主政体建国这个关节上才能获得充分实现。[12]

出处与定义

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