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

带有正电荷的粒子
阳离子,又称正离子,是指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所形成的粒子。[1][2]阳离子在形成时由较小电离能的原子失去电子得到,因此带正电荷,显正价,由用量符号与上、下角标的形式表示,如H+氢离子)、Na+(钠离子)等。常见的阳离子可以分为金属阳离子以及非金属阳离子等,如K+、Na+、Ag+、Al3+、Cr3+、Sb3+以及H+、NH4+等。此外也可以分为单原子阳离子与多原子阳离子等。[1][7]

概述

当原子或原子团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即为离子,阳离子是指电离能较小的原子失去电子时的粒子。[1][7]当两个原子彼此相遇时,如果一个原子电离能很小易于失去电子,另一个原子电子亲合能很大易于得到电子,此时,电离能很小的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电子亲合能很大的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力结合在一起。这种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数值大小的比较也可以用电负性数值大小的比较来替代,即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电负性很小的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1][7][8]

简史

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在《论水溶液中物质的电离》的论文中网述了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部分离解成完全自由的离子理论,即电离理论,说明了稀溶液定律不适用于电解质溶液和溶液的导电性。1903年由于电离理论在化学发展上的重大意义,他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9][10][11]1916年,科塞尔(Kossel)在考查大量实验事实后得出结论一一任何元素的原子都要使最外层满足8电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离子键理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