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竹

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油竹(学名:Bambusa surrecta (Q. H. Dai) Q. H. Dai)是禾本科[]竹属灌木或乔木状竹类,竿丛生,竿高可达10米;节间圆柱形,被稀疏散生的淡白色小刺毛,[tuò]舌边缘具长流苏状毛;箨片直立,卵状披针形,边缘内卷,背面无毛,叶鞘背面通常无毛;叶耳小,易落,叶舌边缘具纤毛;叶片两表面无毛。
分布于中国广西南宁、钦州等地有栽培。
油竹可用作劈篾编织竹器,篾性强韧,颇耐干、耐湿,制成竹器比撑篙竹编结的竹器更为耐用。

形态特征

油竹竿直立或近直立,梢部弯曲而俯垂,通常高6-10米;节间圆柱形,长40-50厘米,直径3-6厘米,被稀疏散生的淡白色小刺毛,第4节间的壁厚为6-10毫米;箨环密被向下的粗毛;枝条簇生,主枝较粗长。箨鞘脱落性,矩形,厚革质,背面密被刺毛,顶端宽,截形,下凹;箨耳小,长卵形,鞘口[suì]毛呈灰色或褐色,曲折;箨舌高3-5毫米,边缘具长流苏状毛;箨片直立,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截形,边缘内卷,背面无毛,腹面脉间具向上的针状刺毛。末级小枝通常具10-12叶;叶鞘背面通常无毛;叶耳小,易落,鞘口繸毛不存在;叶舌通常高1毫米,边缘具纤毛;叶片长12-18厘米,两表面无毛。花枝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