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

长城关口之一
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也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始建于战国时期。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紫荆关由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五座小城组成。[1][2][3][4]
紫荆关在汉时为土石夯筑,后历经各代扩建,修葺。元太祖为夺取金中都,至居庸关久攻不下,于是派兵南下攻克紫荆关后,内外夹击。[1][5]到明洪武初年,则改用石条作基础,以砖砌面封顶,并用石灰碎石灌注。自明成祖迁都北平(北京)后,更大兴土木,修城建关。在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曾改筑、扩建关城,增设城堡、隘口,开凿盘山道等,使紫荆关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防御体系。[1]明朝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也先攻破紫荆关后进逼北京。[5]1644年,李自成攻居庸关不克,改入紫荆关,进占京城。[6]
紫荆关是抵御北方各民族南侵的门户和通往塞外的咽喉。[2]1996年11月20日,紫荆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001年2月7日,紫荆关被列为河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

名称由来

宋朝时名为金陂关位于易县城西紫荆岭上后来因山岭长满紫荆树而改名为紫荆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