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警报

城市民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空警报(air-raid siren)[2]是战时城市受到敌空袭时告知居民进行防空行动的报警设施,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群众开展防空袭斗争的基本手段。[5][6]另外,“防空警报”可被定义为“防空警报信号”的简称,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使广大人民群众事先有所准备并统一采取防范行动而实施的音响警报信号。[3]
防空警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的1917年8月,当时的英国为应对德国空袭,率先于伦敦成立了“防空指挥部”,并建立了统一发布防空警报的空袭警报机制。[4]1939年9月3日,伦敦响起了第一声空袭警报 。[7]在现代,防空警报的主要作用除了为城市居民发放和传递空袭警报信号,以及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防空袭斗争指挥提供信息保障之外,同时还被用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5]进行全民国防教育[8]和悼念当地遭空袭遇难的人民等等。[9]
在中国,防空警报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鸣警频率和间隔频率不同。防空警报器也有多种类型,比如,电声警报器、电动警报器、车载警报器手摇警报器、便携式警报器等。[5]世界各国防空警报受其经济和军事条件的影响,发展各不相同。国际防空警报系统的管理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专用防空警报网络,由军队管理,用于接收、传递空中情报,发放空袭警报,如美国;一类是军队和地方结合的防空警报网,警报控制中心由军队管理,而警报信号的传递由地方负责,如英国[10]

历史沿革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