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普通家庭所建造的公共住房
组屋(全称:组合房屋,英文: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普通家庭所建造的公共住房,指一组一组的高楼。新加坡政府以较低价格将这种住房售予国民,是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2][1][3]
1959年,新加坡面临严重“房荒”。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新加坡于1960年成立了建屋发展局,负责组屋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在1964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1968年,新加坡开始允许居民使用中央公积金购买组屋。[4]组屋市场缺乏流动性影响了居民购买组屋积极性,建屋发展局在1971年为组屋建立了转售市场。1979年建屋发展局进一步放开组屋转售限制,取消业主售后禁购期,同时对组屋交易征收5.0%的二手交易税。购买组屋的比例上升由1966至1970年的37.7%上升至1976至1980年的68.4%历史高位。[1]1981年,中央公积金使用范围拓展至私人住宅。[4]到1990年,为满足居民更高住房品质需求,新加坡提高了组屋品质并且进行市场分层。[1]从1996年起陆续推出EC公寓、DBSS公寓、3-Gens公寓等组屋类型,较好地满足了中高收入者的住房需求。[4]进入21世纪,新加坡组屋发展局开始打造创新、绿色和现代化的住宅。[1]新加坡政府于2019年提高了申购组屋的收入上限并提供更高的住房津贴,刺激了中高收入者对组屋的消费需求。[4]2022年大约80%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组屋。[5]
按照户型划分,新加坡公共组屋可分为二房式灵活组屋、三房式组屋等多种类型,其面积在36平方米至178平方米不等。[1]组屋制度在有效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抑制了住房投机,组屋也给新加坡财政带来了较重的负担。[1]

历史沿革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