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

中国春秋时晋国史官
董狐,中国春秋晋国史官,周人辛有的后裔,世袭太史之职,亦称史狐。[1]
周匡王六年(前607年),晋灵公无道,在朝会上用弹弓弹射诸大夫,以观大夫躲避弹丸取乐。赵盾入谏,灵公不但不听,还欲加害赵盾。赵盾逃亡至于郊,族人赵穿率众攻杀灵公。太史董狐记录这一事变,并当朝出示于众,说:“赵盾弑其君。”赵盾否认其事,太史说:“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赵盾既不能规劝灵公,又不能制止事变,没有尽到正卿的职责,所以无法拒绝史官直书,只好默认“弑君”罪名。这件事后来受到孔子的称赞:"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2]董狐以其史学实践树立了史家实录的典范,旧时被誉为“良史”的楷模。[1]

人物简介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