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故城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西北6公里处,坐落于大别山北麓垄岗平原,地势北高南低,略微向东南倾斜,东南距潢河约6公里。《左传》桓公八年(前704年)记载:“夏天,楚子在沈鹿会合诸侯。黄国随国没有参加,楚国派薳章责备黄国。”杜预注:“黄国,就是现在的弋阳县。”《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黄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是春秋时期的黄国。”县(定城)就是现在的潢川县,魏晋时期属于弋阳县。[1]
城址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城墙东南角略内收。东城墙长1550米,西城墙长1440米,南城墙长1270米,北城墙长1380米,城墙围成的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城墙保存较好,残高约3米,部分地段残高约5米。南墙由夯土筑成,带有护坡宽约50米,其中墙体宽约8米,下部墙基宽约20米,厚9.5米。城内西南的喻岗组发现小城,东墙残存约300米,南墙残存约200米,未见北墙,西墙推测是大城西墙。小城以东西向灰沟为北界,面积约16万平方米。城内中部有几块规整的夯土基址,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年代不详。考古发掘表明,东墙也是夯土筑成,护坡中出土了汉代的板瓦残片,筑城年代不早于汉代。[1]
城内南部中间的沈店组以西有圆角长方形高台,四周有环壕,相传为“黄君台”“光武台”,高出地表2-3米,堆积最厚处达4.5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台地剖面中发现了春秋时期的陶豆、壶、罐,汉代的瓦当空心砖等遗物,在台地西北的剖沟中发现了龙山时期的罐、鼎残片。综合判断,黄君台在龙山时期是一处带有环壕的台墩类遗迹,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仍有居民居住,但尚未发现高等级建筑遗存。[1]
黄国故城1958年被发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至2015年期间经过多次勘探和发掘。[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