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坝

新型水工建筑物
橡胶坝,是水利工程应用较为广泛的河道挡水建筑物,是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作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胶布,再将其锚固于底板上成封闭状的坝袋,通过充排管路用水(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以发挥灌溉、发电、航运、防洪、挡潮等效益[1]
橡胶坝分袋式、帆式及刚柔混合结构式三种坝型,比较常用的是袋式坝型。按岸墙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直墙式和斜坡式。橡胶坝结构主要由土建部分、坝体(橡胶坝袋)、控制和安全观测系统三部分组成[1]。橡胶坝的显著优点是基本不影响河道泄洪、造价低、结构简单、施工简易和运用方便等[2]

简介

橡胶坝属薄壁柔性结构,是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发展而出现橡胶坝的一种新型水工建筑物。1957年世界上首座橡胶坝诞生于美国洛杉矶,坝高1.52m,长6.1m,坝袋胶布厚为3mm,强度为90kN /m。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开始兴建橡胶坝。我国于1965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橡胶坝的研制建设工作,于1966年6月建成我国第一座橡胶坝——北京右安门橡胶坝,坝高3.4m,坝顶长37.6m,该橡胶坝曾两次更换坝袋,至今运行正常。
橡胶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从1966年到1993年近三十年中全国仅建成橡胶坝366座,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10月,我国的橡胶坝已建成约2000 座,近年来更是以每年新建300座左右的速度发展。国内橡胶坝目前最高6m,单跨最长176m ,多跨最长1135m,建于1980年的西藏羊八井橡胶坝海拔4300多米,为我国海拔最高的橡胶坝。橡胶坝在我国分布广泛,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44°17′N,86°02′E ) ,东到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45°05′N,130°41′E) ,北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加格达奇(50°24′N,124°07′E),南到海南省五指山市(18°46′N,109°30′E ),遍布我国大陆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截止1999年已建成橡胶坝20座,台湾省也建有橡胶坝钢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