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元代著名诗人、画家
萨都剌(公元1272年-公元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是元代杰出的回族汉文创作诗人、画家、书法家。因生于山西雁门,被后人称为“雁门才子”。[2][3][1]
萨都剌自幼家境十分贫苦,但萨都剌从小努力学习、熟读经书,博学广识。在泰定四年(1327年)入仕及第。[2]公元1328年7月,萨都剌担任镇江路录事司达鲁花赤一职。公元1331年5月以后,萨都剌担任翰林应奉文字。公元1332年3月,萨都剌被调往江南一带,萨都剌担任江南行御史台掾史一职。[4]
萨都剌所作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萨都剌作品中描写自然景物、山水风光的诗作颇多,且颇具民族特色。其中也不乏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2]萨都剌在诗歌中呈现出四大主题倾向,第一种为具有时代特色和现实精神的“讽刺内部斗争,期盼天下太平”主题,第二种为蕴含敬畏历史和珍惜韶华的“注重历史警示,顺应发展规律”主题,第三种为展现失意人生和落寞情感的“感慨落魄身世,抒发怀才不遇”主题,第四种为怀有道家情怀和儒家观念的“推崇道家隐逸,赞扬忠义气节”主题。[5]萨都剌诗歌创作内容与特点与汉族文人有一些差别,诗歌中表现出粗犷、豪迈、雄浑、豪放的特点。[2]
萨都剌写词不多,其中颇有影响的代表作为《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和《满江红·金陵怀古》。[6]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题画诗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收藏。[7]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