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阐

明末清初历算学家、科学家
王锡阐(1628年7月23日—1682年10月18日),字寅旭,又字昭冥,号晓庵,又号余不、天同一生等,江苏吴江县(今苏州吴江区)人,明末清初民间天文历算家、科学家。[1][2]
王锡阐出身贫苦之家[3],十一岁时就与史学家吴炎、学者潘柽章相交,结为好友。[4]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覆灭,王锡阐几度要绝食殉国,被父母劝止。之后,王锡阐放弃科考,在家乡坐馆教书,并加入惊隐诗社。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王锡阐与好友潘柽章吴炎一起《明史记》分撰历法十表。在王锡阐三十六岁时,发生“南浔庄氏史案”,好友潘[chēng]章、吴炎二人受牵连而遭诛杀。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王锡阐身患重病,经明末清初思想家吕留良医治,得以康复,并因此结识理学家张履祥等人。此后,王锡阐一直客馆桐乡语溪,与桐乡诸新友交往甚密,诗文创作也迎来高峰。[2][4]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前后,王锡阐返回家乡震泽。不久,好友张履祥、张嘉玲等人便相继病逝。在这之后王锡阐也常年患病,卧床不起。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农历九月十八日(10月18日),王锡阐逝世。[4]
王锡阐在天文学、数学方面有很大成就,对诗文也有研究。撰有《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历说》《历策》《大统西历启蒙》《推步交朔测小记》《圜解》《三辰[guǐ]志》等著作,其中《晓庵新法》首次创立了金星凌日和五星凌犯的计算方法。在诗文方面,王锡阐著有《晓庵先生诗集》。[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