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

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植树有益于子孙后代,“先人留下浓荫树, 后辈儿孙好乘凉。" 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如果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造林的基本措施是: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
2020年上半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指导各地各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有序开展春季造林绿化。截至6月底,全国已完成春季造林6646万亩,占全年造林任务的65.8%;完成重点生态工程造林3032万亩、草原生态建设1361万亩。共有4.36亿人次参与了义务植树,植树(含折算)16.9亿株。[1]
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2009—2019年,我国共完成造林7039.0万公顷,成为全球同期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其中,“十三五”期间,中国完成造林5.45亿亩。[2][3]

好处

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