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邈

三国时曹魏重臣
徐邈(171~249年),字景山,燕国[](今北京市附近)人,三国曹魏时大臣,为官清廉,在任时对安定河西、促进丝绸之路畅通作出了极大贡献。[1]
徐邈早期就以贤能知名,丞相曹操平定黄河以北地区时,征召他为丞相军谋掾,担任奉高(今泰安岱岳区鼓县村)县令,后来又升任东曹议令史;建安十八年(213),魏国建立,徐邈被任命为尚书郎;此后又历任陇西太守南安太守;曹丕称帝后,先后任谯国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皆政绩突出,深得民心,被朝廷赐关内侯爵位,后又升任为抚军大将军军师;之后又被委以重任,出任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徐邈兴修水利、广开水田,募贫民租之,致使仓库盈溢;同时移风易俗,整顿吏治;对诸胡羌戎恩威并施,使其主动入贡;此后州界肃靖,西域畅通;正始元年(240年)入朝授大司农,后迁司隶校尉,使百僚敬畏;晚年拜光禄大夫,升任司空,他固辞不受。[1]
嘉平元年(249),徐邈以光禄大夫身份在家中去世,朝廷按三公之礼下葬,赐谥号穆侯[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