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起兵

617年李渊于晋阳起兵反隋的历史事件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是指隋末时期(617年),太原留守李渊从晋阳起兵反隋的历史事件,是李唐王朝推翻隋朝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618年,李渊自立为帝,晋阳因此被视为“龙兴之地”。[1][2][3]
隋朝末年,隋炀帝暴政,大兴土木,三次征辽,巡幸无度,遂使民怨沸腾,以致大业十一年至大业十三年(615年~617年)之间,农民起义达到高潮。[4][5][6]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迁右骁卫将军,奉诏为太原留守,拥有黜陟官吏、征发军队、讨捕盗贼等权力。但隋炀帝对李渊不信任,任高君雅王威为副留守监视李渊。二人欲置李渊于死地,李渊借机告发两人勾结北虏一事,因而获得民众支持,加之次子李世民刘文静等人的建议,李渊于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在晋阳正式起兵,十一月,便攻克了长安。随后,李渊迎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唐王义宁二年(618年),隋炀帝被杀。五月,隋恭帝禅位于唐,唐王李渊即位,国号唐,是为唐高祖,唐朝建立。[6][4]

背景

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杨广弑父杀兄登基执政后,又穷兵[]武征伐高丽,并大兴土木,修宫殿,凿运河,修驰道,把社会经济推向绝境。史称“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掬为茂草”。广大人民“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最终演变为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