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

古时的时间概念
“一炷香”这个时间概念起源于僧人打坐,是古时候一种计时方法。[2][3]
古人是以香燃烧时间长短来计量时刻的。一般约为半个时辰,即现代的一个小时。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还曾制出过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对应相应的刻度以计时,这种方式在民间流传很广。用香计时,可谓古人的智慧的结晶。更能反映中国人的聪明巧智与审美情趣的是,人们把香做成各种图形,借此寄予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流露出祈求长寿、贺喜祝庆的朴素心愿。[1]

词源定义

古典小说上常常写道一灶香的功夫,武侠小说中高手比武时也常以一灶香为限。一灶香古人是以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计量时刻的。古人计时需要借用日暑、漏壶等工具,燃香计时是比较简单而常用的计时方法。那么一灶香究竟是多长,古代用于计时的香,都有一定制作标准。香若制得均匀,则燃烧时速度相对稳定,焚香计时也可达到较为稳定的时长。但实际上,由于环境、风力、香料干湿等诸多因素,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长短并不完全相同。一般认为,一炷香约为半个时辰,即今天的一个小时。[1][2]

产生背景